关于看见b站视频对丁克养老的思考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i421v7K6/?p=1&vd_source=df9c354705bbbd67000e9fca32a5c183
从所谓理性,冷血的角度,生娃资料也就是A类兑换生存资料是孩子的吧,跟投资者也就是父母强制性绑定吗,也不是是孩子一定不孝顺,但是即使孝顺,他是否有自己的家庭压力呢,他孩子的生育成本谁来承担呢,他所创造的生存资料能分流多少给你,这是值得思考的?现在这个时代普通人的社会身份真的比同年龄时期的长辈的社会身份地位高吗?简单的例子90年的本科毕业和现在的硕士能是一个水平?和平年代并不会一直有时代红利,要接受在长期的平稳社会里的平庸,普通人能在维持现有水平中稳重向好已经是难得可贵了,更多的是命运的跌宕起伏,毕竟普通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不过是一场大病。还有90年创业的失败几率和现在创业的失败几率请认真思考。现在社会的求职者竞争压力大还是当时求职者竞争压力大这还需要说吗,请认清自己的身份,你是董明珠,但大部分普通人都不是所谓的企业家,而是求职者,同样的父辈掌握生产资料并把养育成本全部提升在自己的生产资料上,那边大概率 ...
密码学
先铺垫一个基本的密码学的逻辑:一个问题只要足够难那么就是密码学安全的,换句话说,你要破解这个密码,那你就要解决一个足够难的问题(事实上不可能)。
于是就有了很经典的,基于分解质因数的一大类算法,这类算法的基础就是这个命题是成立的:“将两个大质数相乘得到一个大的合数很容易计算,然而将一个大的合数分解成两个质数的乘积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这个玩意现在很危险,因为量子计算机的出现,这个难题不再“那么”困难了,又稍微正规的语言描述就是: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在人类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学名多项式时间)进行大合数的质因数分解这一难题成为可能。于是这一类密码学算法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就不再安全了。同样类似的,椭圆曲线等基于离散对数的一系列算法也不再安全。因此,现在的经典密码学迫切的需要进化为“后量子”密码学。
于是,格密码学应运而生。先说格是什么,格顾名思义就是空间中用坐标表示的点,准确的说,这个空间就是线性代数里面大家学过的一组向量做基底,用他们的线性组合(格里面只能用整数做乘数)所表示的各个点作为其中元素(也就是每个格)的集合。
在这上,其中一种难题可以看作是一个空间版的分解质因数,举两个最经典的例子 ...
舆论与真相
最近网上有很多辟谣百慕大三角,一下子把我拉回小学,我非常清晰的记得那个秋天四处找资料来验证答案后产生的质疑。
那也是记忆里第一次产生,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的心态。
我想大家肯定都知道,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是一个奴隶主。实际上,美国的七名开国的国父都是奴隶主。你在上小学的时候,为了给这个事情找借口好让小孩子接受,老师告诉你,“华盛顿死前把自己的奴隶都释放了”。于是你只能自己推理,哦,当时华盛顿肯定是没钱养活自己才不能以仰仗奴隶们种地的收入来维持生计,他肯定自己也不想这个样子的。
然后你长到二十几岁,在网上看随机的美食番的时候,听到美食番里的介绍,才突然发现这样一段当年的历史:原来当年的宾夕法尼亚州是基督教贵格派掌管的殖民地,贵格派坚定拒绝奴隶制度,并尝试带领各州废除奴隶制度。因此当时宾夕法尼亚州的规定是,任何奴隶如果在宾夕法尼亚州连续居住满六个月,那TA可以自动获得自由,成为自由民。而美国开国最开始的时候,定下的首都正是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也就是说国父乔治·华盛顿和他全家,包括他的奴隶们都住在费城。当时,乔治·华盛顿为了能持续控制自己的奴隶,每五个月都会把所有奴隶带到隔壁的弗吉尼亚州一段时 ...
知音漫客的遗物
仿佛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我们长大了,知音漫客也结束了点击下载
Spotify
关于Spotify
Spotify本地会员破解版:• Android:https://www.xmanagerapp.com/• Windows:https://github.com/mrpond/BlockTheSpot去广告,无限切歌。国外使用15天,最高音质(320Kbps AAC)是服务器端功能,无法破解。Spotify的高音质(160Kbps AAC)足以吊打网易云的高音质(320Kbps MP3),不要只看比特率,还得看编码格式。
作为Spotify的3年老用户,还是Spotify更懂我,忘掉国内音乐平台吧。还有,Spotify是真的把多端同步玩明白了。
关于个人隐私与数据泄露的一些简述
你需要知道的近年来重要的数据泄露事件,为什么有人能够通过外网社交平台也能够定位某些人
我们处于一个数据的时代,历年来泄露的数据为黑客和其它组织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而你需要了解这些信息的来源。
2018年QQ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暴露了8亿条QQ用户信息,主要涉及QQ用户的手机绑定信息。
2019年11月起,某学生对淘宝实施了长达八个月的数据爬取并盗走大量用户数据。在阿里巴巴注意到这一问题前,已经有超过11亿8千多万条用户信息泄露。
2020年3月4日,5.38亿条微博用户信息泄露,其中1.72 亿有账号基本信息,含绑定手机号数据。
2020年11月23日,有用户在黑客论坛放出了一个44.65GB社工库信息包,该库就包含了此前所泄露的大约5.38亿微博用户数据、8亿条QQ用户数据、75万条车主信息、某保险公司10万条数据、70万条企业数据、部分快递信息和某贷视频照片。这些信息被众多的人广泛获取。
2021年12月,中国初创公司Socialarks(笨鸟社交)泄露了400GB数据,由于ElasticSearch数据库设置错误,泄露了超过3.18亿条用户记录,涉及到Instagram、领英、Fa ...
转自《厚德堂古董》
睡前小故事,他们说英国人把咱文物都抢走了:
这些价值连城的国宝,竟被定价一元
上世纪 60 年代,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 破四旧 ” 运动。
短短一年时间,各地就查抄了成千上万件文物古董,堆在仓库、寺庙和地下室里。
没多久,这些旧社会的 “ 糟粕 ” 堆成了小山。这些 “ 破烂玩意儿 ” 一部分被送到了炼铁厂烧火,一部分则放在了工艺品进 出口公司,准备廉价卖给外国人。
1970 年 6 月,上海一家工艺品出口公司收来了 60 万件书画作品。为了将这些破烂卖掉,公司起初定价 10 块钱一件。但后来经理担心价格过高外国人不愿意收购,白白浪费了运输成本,于是索性将价格定为 1 块钱一件,随意挑选。
消息传出后,不少外国藏家趋之若鹜,纷纷前来抢购,大包小包地 “ 卷走 ” 所谓的破烂品。殊不知,这 60 万件 “ 破烂 ” 里有无数国宝级的古画作品,外国人用 1 块钱买去后,转手就是几万倍的获利。
为抢夺这批宝物,一些外国人甚至开出了每天 8000 美元的高价酬金,请进出口公司的员工帮忙抢宝。
几天之后,事情就传到了书画大师谢稚柳的耳朵里,谢稚柳当时是上海博物馆的负责人之一。谢老听说 ...
新年贺岁
edfec40bdbc46ab5721055e9c0639ba397dbc3ae48ea2c92562a3ccb55febb281e20160a000ed5882d32cfacdddf51599765ab348291a9fccd5edb29e6a8503753010be0868c9b6f8e445b82c785a2cb04ab303329ca1abf053f017de24670678b30819fdd1abdc9a631390cdedc3d6a8997bd9491b2758b9e9f5ba0e86e8da3b76a9b1b40743ad25c0ce31a2b90e4aa669260dfa42737a2bf3c03c6593911632474faa1d59b933c2b60b65468f3b0f8841826d7cd1d6b02e914d0a28050f2b3d55cb2cab25c376fb92e99c46c2b3147b621b18321ed6e7739a8faa0baa3183584b0464760a1efed60a0dd8e25cb7eee1bd4fc7ab9fb4310c ...
给小高老师的一点点解忧答案
edfec40bdbc46ab5721055e9c0639ba3bf5765f54bffa023280d0b92152e3cee486e5de661448c9ca3538c1959fb971d73fe896433208e1dbc59247a78ed7e49d171f301aee50755d5036f2fe8ae16917e7f9e3fdc89f3ad13351c44b6e37426ee46aee48110b5951319ffd9c2ea4dc6f4bded4be3b959ed4768a38e68e7ce2fe3ebc29eb577315482c63b1b80bd7f8b0750eb1efe743e2aa4d6d6a37727bdb082c5ea47dd32404227a6807a55656c25b72ee59794f5d694a43b9427b53a755b15ece230e8c29bdff8bc7cb9a5f1959476d5cd3d2d2e36776fb24f8f7b665ee4407374660fdff383875bc1a8a924feef7994c7f1a91f4ed67 ...
夏天
黑塞说:这种夏天我很少经历过,充满力量和光芒。已经很久没有纯粹的快乐了,夏天的风也不再充斥着奶油冰淇淋 。似乎长大了,世界就褪色了,可该怎么样更好的生活。早起早睡,经常健身,坚持阅读和学习。嘿,老生常谈,可似乎只能这样。出游,没有很充足,合适的时间,平淡日子里的突然思索似乎更让人迷茫。是的,我也不太清楚怎么更好的生活。敲这段文字的时候,耳机放的是命に嫌われている,听过很多次,还是会迷失在这种充满张力的事物里。有时候我在想,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问题很傻吧,可确实困扰过我很久。小的时候会去询问别人的意见,再大点就知道这也是件很傻的事情,索性就不会去做了。问来的,内心深处是不认同的,不是嘴硬,这种偏差在我身上是确确实实存在。这样,询问自己也许要换个问题,我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打记事起,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有不同的人提出,可答案都一样。我不知道。